在經濟出現持續整體好轉之前,可能都是宏觀政策推出的窗口期。
經濟從階段性底部回歸正常的過程,可能會干擾我們對經濟內生動能修復程度的認知。
與近水樓臺的墨西哥相比,以越南、中國臺灣、印度和韓國為代表的亞洲部分經濟體的對美出口總值增幅更加驚人。
在地方財政吃緊的趨勢下,財政擴張更依賴中央財政加杠桿。
房地產風險在“重大經濟金融風險”中排位降低,未來一段時間,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將是主要防范化解對象。
今年有24個省份的財政自給率可能較上年提高,增長幅度大多在1-6個百分點。
北京住房需求仍有支撐。
近期經濟恢復的成色無疑會影響到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宏觀政策的內容。
在可比城市中,北京是唯一一個在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兩個市場同時實現量價齊漲的城市。
和2022年預算相比,大多數省份對今年賣地收入的預期仍然較低,壓降幅度多在10%-30%之間。
全國31個省份中,只有海南和寧夏兩省土地出讓收入實現了增長,其他省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回顧過去的預測可以發現,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對中國人口峰值時點的預測在不斷地前移。
界面商學院梳理了日本人口、勞動力、就業、GDP、消費、投資、科教等數據,嘗試對日本經濟的變化進行分析解讀。
無論是向東戰略還是重返歐洲,都難以保證俄羅斯天然氣的出口量在短期內恢復到俄烏沖突前的水平。
對于一些經濟發展較為落后的三四線城市以及對房地產依賴較大的城市,出現類似的債務重組可能是不可避免的。
從高頻數據來看,部分全國和地方指標已從疫情沖擊的底部走出。
明年金價有望突破2000美元/盎司的關口?
不確定性包括全球經濟衰退程度、中國等國的石油需求恢復速度、歐美對俄羅斯石油制裁的落實情況、俄羅斯及歐佩克+的生產政策等。
平臺企業和房地產企業迎來政策暖春。
貨物流動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與人自身活動關系緊密的指標則陸續回調。